新闻中心

打造农文旅融合的生力军 甘肃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首期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顺利结业

来源: 2025-08-21 点击:

微信图片_2025-08-21_174851_086.jpg

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甘肃文旅集团职工培训中心承办的2025年甘肃省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育省级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第一期)于8月21日在武威实训基地圆满结业 。

微信图片_2025-08-21_180016_066.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174901_530.jpg

自8月9日开班以来,本次培训紧密围绕“文化赋能产业、产业承载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分阶段推进教学实践。在北京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市朝阳区半壁店村、海淀区苏家坨等地,实地学习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与白俄罗斯乡村建设与合作研修班学员开展深度文化互动—非遗绝技攻鼓子、凉州贤孝与白俄罗斯学员的《喀秋莎》演唱交相辉映,既让陇原文化突破地域局限,也为中外乡村建设合作筑牢文化互信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8-21_174905_369.jpg

在武威,学员们在甘肃文旅实训基地深入研习短视频营销转化技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课程。他们还前往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亲身感悟“六老汉”三代人“誓将沙漠变绿洲”的治沙精神,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8-21_174856_809.jpg

8月20日晚,全体学员以路演的方式汇报了学习成果,将民勤小调、锅庄舞等特色表演与技能展示相结合,生动展现了培训成效。

凉州贤孝省级传承人董永虎从事贤孝表演已经30余年了,曾一度困惑于传统说唱如何吸引年轻受众。在北京培训时,农村干部管理学院教师关于“非遗活态传承需嫁接现代传播手段”的授课让他如梦方醒。董永虎深有感触的说到:“以前总觉得老调子不能改,现在才明白,关键是守住内核、换种说法。接下来,他要带徒弟娃们一起做,让贤孝不仅能在茶馆唱,更能在手机里‘活’起来,在抖音上“火”起来。”民勤学员周勇达从小跟着父辈学唱民勤小调,但过去只在村里红白喜事上表演。在北京朝阳区半壁店村考察时,当地“民俗展演+乡村旅游”的模式让他深受启发。“他们能把庙会做成网红打卡点,咱民勤小调为啥不能和沙漠旅游结合?”培训期间,他和搭档反复更新、打磨《王大娘钉缸》的表演形式,加入方言解说和互动问答,在成果路演中博得了满堂彩。

微信图片_2025-08-21_174853_522.jpg

参训学员们激动的说:这场历时半个月、跨越京陇两地的高水平培训既是一次提升技能、开拓眼界的充电过程,更是一次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淬炼之旅。回乡之后,他们要将这次的学习成果和当地的乡村旅游等项目紧密结合,争当“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践行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成为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球王会平台(中国)官网入口-Official website 陇ICP备1900353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282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282号